虽然中小学生的假期很可能也是游走于各大补习班,但相比工作之后,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可是又多又美好的。随着五一长假的即将到来,中小学生传来了一个好消息。
中小学放假时间或将调整,学生拍手叫好
不少大学已经开设了春秋假期,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,春秋假期已经成为一种常态,给足了在校生外出开阔眼界的假期时间。那中小学的春秋假期还会远吗?
中小学传来好消息,或将迎来新假期。相关部门指出,中小学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的同时,为学生安排春秋假期,春秋假期的时间大概在7天左右,具体看学校的教学安排。
由于五一假期和十一假期正好处在春季和秋季,所以有人建议将春秋假期和五一十一假期挨着放,形成一个小长假。听到中小学放假时间或将调整的消息,学生开心地拍手称赞,家长却因此犯了难。
形成“小长假”有哪些好处?
第一点,让学生有机会错开旅游高峰期去外地开阔眼界。每次假期来临,高速堵车堵成一长排,景点到处都是人,学生很难享受到假期的美好,如果能错开五一十一去旅游,更有利于开阔眼界。
第二点,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缓解学习和心理压力。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有目共睹,因此产生的心理压力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的心理健康发育。假期则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产生。
家长对“小长假”存在哪些担忧?
第一点,学生假期延长,但是家长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陪伴。学生有春秋假期,但是家长没有,甚至有些家长五一还需要加班,因此很担心学生一个人在家的安全问题和学习状态。
第二点,假期时间太长,容易让学生在开学后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。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,我们大人在长假之后,都需要一些时间去适应,更何况学生了。一些适应能力差的学生,可能需要一两天的适应期。
第三点,如果在小长假期间送学生去托管班或补习班,反倒加重了经济负担。家长没时间兼顾工作和孩子时,就需要考虑将孩子送去辅导班,那一天下来费用不菲。
第四点,放假时间长,可能会导致学生上学期间的负担加重。同样的学习任务用5个月完成,和用4个半月完成有很大差距。学生玩的时候挺开心,但如果导致学习任务更重就得不偿失了。
家长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,相信学校也一定会考虑到这些原因,做出最合理的放假安排,既能保证学习得到充分的休息,又能不影响学习进度和学习成绩。那么在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,学生应该如何度过呢?
即将迎来的五一假期,学生应该如何度过呢?
1,选择适合的地方进行旅行,途中做好安全和疫情防护。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,家长不要忽视旅游对学生的影响。不要觉得孩子还小,看不懂什么,其实每一次旅行,孩子都能学到很多东西。
2,每天坚持至少2个小时的学习或者阅读时间。学习期间也不能忘了学习,否则开学后容易出现知识断档的情况。小学生学习任务少,学习时间可以适当减少一些,但初中生和高中生至少要保证2个小时。
3,放假期间坚持良好的作息习惯,避免开学后调整生物钟。学生不可以因为放假就撒欢的熬夜玩游戏或者追电视剧。作息习惯一旦被打乱,再想养成就难了。家长可以为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。
4,家长没时间陪伴学生外出的情况下,学生可按照学习计划执行。学生学习压力大,其实家长的工作压力也不小,如果家长实在没时间陪伴学生外出旅游,学生就利用假期认真读书吧,用好成绩报答家长的辛勤劳动,也给自己的未来添砖加瓦。
无论中小学的放假时间是否会调整,学生都要相信学校会为你们做出最有利的学习规划,家长也不用过于担忧,假期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。最后,希望同学们能有效利用即将到来的假期。